close

老師該替孩子做多少事情?孩子有多少的動手機會?

身為「大人」常常都會不自覺得幫孩子做了太多的事情,孩子不小心把湯打翻了,趕緊抓起抹布來擦地板或是桌面,肇事者在一旁看著大人手忙腳亂的處理,小孩自己卻像是個無事人一般。

「你看你,都不小心一點。」大人一邊揮舞著抹布,一邊怒罵著。

『…』孩子在一旁無言的看著。

如果想到將來孩子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打翻的機會,難道要一直幫他處理著?還是讓他體會到處理的辛苦,進而更加小心拿好眼前這一碗湯?

在學校,孩子如果不小心打翻了湯或是飯,我們總會說:「他雖然不小心打翻了,但是他會自己把地板擦的很乾淨。」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去拿抹布來處理,老師在一旁觀看,提醒孩子該怎麼擦才會乾淨。漸漸地,孩子養成了習慣,只要有人打翻,便會相互提醒:「去拿抹布!」孩子學會了負責,孩子也學會了小心謹慎,因為孩子知道,要將一塊地板擦乾淨不是一件容易的苦差事!

「只要大人一動手,孩子便失去了學習的機會!」當我們在與孩子應對的時候,老師總會這樣提醒著自己,要自己不要幫孩子做太多,以免剝奪了他們寶貴的學習機會,因此常常會聽見老師和孩子是這樣的對話:

「老師,我想要在這裡挖一個眼睛。」一張大卡紙,他想在正中間挖洞。

『你想怎麼做呢?』又將問題拋給孩子。

「我不知道!」紙依然完好如初,我想,他並沒有嘗試。

『你有聰明的腦袋,我相信你一定有辦法!我也不會耶!』依舊沒有動手。

「如果從旁邊剪這樣紙會破掉,我只要一個眼睛,旁邊不要剪開。」

『嗯!很好啊!你有想過辦法,那還有沒有其他的方式呢?』堅持讓孩子自己來。

「我想先用剪刀戳開一個洞再剪,但是如果我戳不過去。那你可以幫戳我一個洞嗎?」他很用力的先試了一下。

『哇!這真是一個好辦法,我都沒有想到呢!我可以幫忙你先戳洞,但是你要自己剪喔!』只幫忙戳開洞,然後交給孩子自己去完成全部。

這一個過程,需要花費很多的討論時間,我也曾犯過心急的毛病,會在孩子發出求救訊號的同時,馬上動手幫忙剪了一個眼睛,說真的事情一多,孩子圍繞在身邊,就會覺得乾脆幫他比較快!但孩子少了思考解決的時間,孩子少了動手探索的機會,而我就成了扼殺者!我事後常這麼自責:「你可以幫孩子多久?你要讓孩子多久才真正學會獨立?」


From 雅德賽思 校園日誌20080529  (小胡老師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suoz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